发新帖

改装透镜的隐患???(转贴)

[复制]
80116 49
原帖由 锦衣卫 于 2007-3-17 20:58 发表
改装了双光透镜后,夜间行车当然是大大好与以前,只是觉得这个问题比没改以前更突出了而已,没有其他问题,因为普通反射光虽然散光,但刚好那个散光在此刻也成了一个优点,透镜的光一般我们都是调的比较低(照顾 ...


20~30米落地,太近了吧[s:15]

如果切割线锐利类型的,如果是美标的切割线,最多可以到90米落地
螺纹镜片、欧标切割线的,50~60米落地也一点问题没有。

在城市里行车,不需要太远的照射距离--再远就开远光吧。因为城市本身的环境光照明就较亮--而需要长距离照明的地方一般是没有路灯的国道、省级高速等,这时,可以打开前雾灯辅助照明。或在不干扰他车的情况下,开远光行驶。

举报 使用道具

回复 支持 反对
相反,如果按照楼主的观点,某些情况某些车型上,用卤素反光瓦加卤素灯脚的氙灯套件直插方法,貌似照射范围大了,车主自己爽了,可别人呢??偶就经常路遇这类改装--先不说在许多禁氙地区这样有多招摇,这种照射效果其实是类似于双光透镜改装后,近光/远光之间的一种照明状态,说近不近说远不远,但几乎晃得别人看不清路面。

其实,在特别需要略微向上的“泛光”照明--主要目的是照亮一些高位置的泛光标识的地方,开前雾灯辅助是最佳之选。而这种反光标识的照亮,只在距离比较近--俯仰角度较大的位置需要,在中远距离,你的透镜氙灯一样可以照到,因为后改装的车一般都没有自动调平,这有时反而是个好处,省得自动调平永远都在中长起伏路段将你的近光保持贴地[s:15]

[ 本帖最后由 robinlb 于 2007-4-19 18:43 编辑 ]

举报 使用道具

回复 支持 反对

回复 #21 go.8 的帖子

同意!
有螺纹的镜片,切割线的明暗截止线虽然没有高清的那么锐利,其实,个人觉得,明暗截止线太锐利,在长途驾车的过程中,光线没有一个过渡,会对视觉造成疲劳。可能平时在市区行车时,因为有路灯,所以感觉不到。

在调整光线的时候,适当将右边的灯调的比左边调的高一点。在驾驶时,左边的灯主要方便车主能看清前面的路,而将右边调高一点,这样车主看的范围就会广一点,对行车安全还是有些好处的。

个人观点,欢迎指正!
波哥改灯 0757-82833096

举报 使用道具

回复 支持 反对
原帖由 begonia_lilac 于 2007-4-20 10:14 发表
同意!
有螺纹的镜片,切割线的明暗截止线虽然没有高清的那么锐利,其实,个人觉得,明暗截止线太锐利,在长途驾车的过程中,光线没有一个过渡,会对视觉造成疲劳。可能平时在市区行车时,因为有路灯,所以感觉 ...


没错,什么事情都是有利有痹的,记得偶在其他贴里分析过这个问题

锐利切割线在城市道路行驶,效果更好,但的确存在无路灯路段长时间驾驶的明暗分界的对比问题,也有车辆起伏时,对对向驾驶员更强烈变光刺激的问题---不过,这都是相对的,因为再清晰的镜片在超过百米后,与模糊镜片都差得不是太多了,高速路的合理跟车距离应该都在百米以上,所以就半斤八两了。

所以,如果是无路灯段的长途高速驾驶,为确保良好视线照明,还是我的那个建议--合理使用远光,然后用前雾灯辅助

另外,对于长途高速驾驶用途,更宽更广更均匀的照射范围,比局部亮度和锐利度更重要--光源是一样的(除非去超频),那么是将这些有限的光能用在一个小范围,还是更平均地投射到大范围,是衡量的一个指标

举报 使用道具

回复 支持 反对

我的看法

有没有必要搞部宝马或奔驰车拍个图片,做个对照,然后再加予讨论,相信这些大厂在这方面应该是会考虑比我们多的.

举报 使用道具

回复 支持 反对
透镜可以稍微调高点照射角度,不要超过对方驾驶员眼睛就行,效果会好很多,适当可以开雾灯辅助,既然改了透镜自然会有他的弱点,不过这个不是致命的,普通H7远近分开的灯具如果照明效果还可以不改透镜直接上HID也可以,会比透镜稍微刺眼,H4的最好还是改透镜,反光碗最好不要熏黑,透镜边缘的一点光线通过反光碗还是在周围会产生点泛光,并不刺激对面,可以稍微增加周边的照明效果。或者遮光罩不罩严实,留点边缘光出来,效果会好点,不过远看就不够COOL了

举报 使用道具

回复 支持 反对
学习中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
举报 使用道具

回复 支持 反对
好贴,学习中......................

举报 使用道具

回复 支持 反对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欢迎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更多

客服中心

400-000-5668周一至周日8:30-20:30 仅收市话费

请留下你对双氙的意见或建议,感谢!

(如果有个人或商家的相关问题需要解决或者投诉,请致电400-000-5668)

支持中英文(Support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)

提 交

感谢您的反馈,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!

确 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