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基因编辑婴儿”自曝光以来,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,更是在舆论上刮起一股强烈的谴责之风。监管者和科学家对此表示愤怒,纷纷批评此举有违伦理。由国际多所科学院联合制定的“基因编辑研究规范”中明确指出,允许在人胚胎上进行胚胎研究,但不能超过14天,不能用于生殖的目的。但此次事件中,基因编辑婴儿直至出生才曝光于世人面前。贺建奎团队违背的不仅是伦理道德,更是法制法规。这件事无疑敲响了“科技监管”的警钟。除了事后追责之外,我们更应从中反思:科学技术的发展该如何进行规范?怎样才能避免此类先斩后奏行为?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此次事件的主角贺建奎。他即是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,又是拥有8家基因相关企业的商人。他在进行科研的同时也在积极创业,名下两家基因公司均获得多家投资机构支持。在此次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中,又想方设法躲过多方监察机构的监察,显而易见,他的此次“基因编辑婴儿事件”背后有着资本力量的推动。 基因编辑属于生物工程,在著名人类学家胡家奇先生《人类的最大危机》演讲中曾提到过关于生物工程发展方向的担忧。 “生物工程它能够对基因进行重新编辑重组,它也可以对生物武器的生物毒素进行基因重组,使它能够有针对性的攻击人类的致命器官,它想让你烂心就烂心,想让你烂肺就烂肺,想攻击哪个民族就攻击哪个民族,想攻击哪个人种就攻击哪个人种。从理论上能做到这个,这是传播超级瘟疫。” “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担心。核武器它需要一个国家的力量才能生产出来,但是基因生物毒素一个高水平的科学家,他可以在自己的实验室里面独立获得。一个国家的行为还好控制一点,人类个体的行为是很难控制的,有那个干极端坏事的人。” 此次事件的主角贺建奎,虽然不是“做极端坏事”的人,却也确实因为商人身份,推动了科技的非理性发展。据媒体曝光,贺建奎团队还在使用人类胚胎做另一个临床试验: 他们计划对400个人类胚胎进行操作,以研究不孕不育等疾病。 当科学研发沾染上资本逐利的特性后,是否将会改变科技发展的初衷与方向?当科技成为一种商品时,又如何能做到严格规范与把控?人为财死鸟为食亡,当科技发展被资本所侵蚀时,当人们毫不考虑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,也毫不怀疑科学技术发展的正义性时,必将引发新的生存危机甚至会导致人类灭亡! 此次编辑婴儿事件无疑打开了潘多拉盒子,一旦打开,躲得了一时,躲不了一世!我们通过法律、道德无法真正的起到制约作用。所以,必须对科学技术进行限制!
|